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兰岚 李敏慧)近日,绥宁农商银行营业部上演了一场与电信诈骗的“时间赛跑”——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警惕性和专业的反诈意识,成功识破并劝阻一起以“国家项目”为幌子的电信诈骗,不仅为客户龙阿姨挽回了潜在的资金损失,更联动警方意外发现另一位客户也身陷类似骗局,用实际行动筑牢了金融安全防线。
一句询问牵出可疑“国家项目”
事发当日上午,营业部大厅里人流渐增,客户龙阿姨手持一张银行卡匆匆来到柜台,语气急切地要求柜员立即激活卡片并办理存款业务。“这卡得赶紧弄好,过两天就有一笔钱要打进来,可不能耽误了。”龙阿姨的话语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笃定。
正在办理业务的柜员小李察觉到一丝异样:寻常客户激活银行卡多是为日常使用,如此强调“即将有大额入账”且神情急迫,不禁让她想起近期银行反复培训的反诈案例。她一边安抚龙阿姨,一边悄悄示意同事小兰过来协助,轻声问道:“阿姨,方便告诉我们是谁要给您打钱吗?现在电信诈骗手段多,咱们多留意总是好的。”
没想到这句话让龙阿姨顿时面露不悦:“这你们都不知道?是国家给的钱!为了扩大内需搞的项目,专门给咱们老百姓发福利呢。”见工作人员仍有疑虑,她补充道:“这是我外甥女帮我弄的,自家人还能骗我?她给我下载了个APP,钱到时候直接打进来。”
APP露破绽 警银联动及时止损
尽管龙阿姨深信不疑,小李和小兰还是坚持请她出示手机上的APP。屏幕上一款名为“扩大内需”的应用程序乍看设计正规,甚至配有类似官方标识的图标,但其中一条“充值达到指定金额即可解锁更高额度补贴”的提示,瞬间让两人警觉起来——这与警方通报中“以国家项目名义诱导充值”的诈骗套路如出一辙。
“阿姨,这很可能是诈骗!”小李当即亮明观点,小兰则迅速拿起近期整理的反诈宣传手册,指着类似案例耐心解释。但龙阿姨仍固执己见,坚持要先激活卡片存钱。情况紧急,营业部工作人员当机立断:一边安排工作人员继续稳定龙阿姨情绪,详细讲解诈骗分子常用的“冒充国家机关”“亲情诱导”等手段;一边立即拨打110报警,请求民警协助劝阻。
很快,民警赶到现场。结合近期破获的多起“假借国家名义实施诈骗”的案例,民警从法律后果、资金流向等方面进一步分析,龙阿姨这才逐渐冷静下来。“难怪那APP总让我拉亲戚朋友注册,说人越多补贴越多,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落入骗局,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意外发现另一起隐患 反诈宣传显成效
巧合地是,当时正在隔壁窗口办理业务的客户王先生目睹了全过程。听闻龙阿姨的遭遇,他突然神色紧张地拿出手机:“民警同志,我手机里也有个类似的APP,说是‘乡村振兴补贴发放平台’,是不是也是骗人的?”
经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共同查验,该APP同样存在“高回报诱导充值”“拉人头返利”等诈骗特征。王先生后怕不已:“之前还想着先存点钱试试,多亏今天亲眼看到龙阿姨的事,不然真是要吃大亏了!”他当场卸载了诈骗APP,并表示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还会提醒家人朋友远离可疑平台。
筑牢防线 彰显金融担当
此次成功拦截诈骗,不仅为两位客户守住了“钱袋子”,更体现了绥宁农商银行在反诈工作中的主动作为。近年来,该行始终将防范电信诈骗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反诈培训、在营业网点张贴宣传海报、利用线上平台推送预警信息等方式,持续提升全员反诈能力和客户防范意识。同时,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现可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介入,最大限度降低客户损失。
“守护群众的资金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绥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警银合作,创新反诈宣传形式,用更细致的服务、更严密的防线,让金融安全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为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农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