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不等人,农时贵如金”。目前,正值春耕农忙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人勤春早农忙的火热景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提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近年来发展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阳光财险一直以来努力发挥保险优势,践行保险责任,厚植保险情怀,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力量,以保险之力撑起惠农“安全伞”。
“保险给了我们种大豆的底气!”近日,黑龙江省依安县上游镇种植户赵女士说道。
“去年,我家种了350多亩大豆,眼看着快收割,天气突变连着下了一周的雨,地里到处被淹,那个抓心呀。还没等我们联系保险公司,阳光财险的工作人员就到了我们村里,开始查勘取证和理赔程序了,心里瞬间变得贼踏实。”
“种了一辈子地,哪想过给自己的大豆买保险,当时听阳光财险工作人员介绍大豆收入保险时,就是感觉挺专业。收入要看产量,还要看价格,保‘价’又保‘量’才是我们农户心中所想,今年我还种大豆、还买阳光的保险。”赵女士笑着说。2022年9月,阳光财险仅用25天就完成了赵女士所在的上游镇东兴堡村全部农户的大豆收入保险理赔工作。
2022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通知》。为贯彻落实文件要求,阳光财险结合试点省份/城市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符合当地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豆种植收入保险”,保险责任涵盖因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鼠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毁损等风险造成的产量损失,以及由于价格波动造成大豆实际收入低于约定收入的损失。为提升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阳光财险还通过下乡入户“面对面”宣传收入保险政策知识、发放宣传资料、车辆流动宣传等诸多方式,开展数十场“大豆收入保险”专场宣讲,将国家惠农政策、保险责任、理赔要求等宣传到户,旨在促进大豆油料生产,服务保障国家油料供应安全。
2022年,阳光财险不断做实、做细、做精农业保险,在产粮大县推广三大主粮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积极开办覆盖大宗农畜产品、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的成本保险,探索开发商业性蔬菜、水果、畜牧养殖、淡水养殖等创新产品,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在农险防灾减灾方面,阳光财险积极转变传统的灾后补偿模式,实施“承保+减损+赋能+理赔”新模式,在灾害来临前,为农户发放防灾减损建议书,协助村、屯检查排水设施和疏通沟渠,帮助农民提高抵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粮食损失,保证农民收成。同时,研发推出“向日葵”农险APP,在查勘测产时,现场通过照片、影像、文字等方式采集保险人信息、受灾地块名称、灾情、GPS方位、时间、农作物等信息,提高理赔效率。如今,多数投保过阳光财险农险的农户,已经彻底改变了原始种植模式靠天收的心态,春耕前都要给自己的农田买份保险。尽管农户们都希望用不上这保险,但如果问“没有农业保险”行不行,农户们都会斩钉截铁地说:“那不中!”
未来,阳光财险还将探索开发更多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和新型农业保险模式,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能力,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保险保障,为乡村振兴、“三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