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动态
春风化雨 聚沙成塔——浅谈新形势下农商行需做好“四字”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下,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农商行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规模和产品都无法媲美,跟邮储银行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为此,目前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普惠金融大背景下,农商行只有苦练内功,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发展基础,在服务质量上更优化,在拓户增面上做文章,在风控增效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春风化雨,聚沙成塔,确保农商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文章:

金融服务力求一个“实”字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服务是永恒的话题,因此,我们要在服务上做好“实”字文章,并力求取得实效,而不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须一抓到底求落实,真刀真枪去实干,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把每一个环节做优,把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就像我们开展“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过程中的大走访,不能单纯的只为走访而走访,为了建档而建档,走马观花式的走访,不讲实际效果,最后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买单。只有把走访工作做实、做细、做精,才能精准挖掘客户的金融需求,让客户享受到实实在在金融服务。并在大走访过程中有效抓好存款组织、贷款营销、不良贷款清收、ETC营销、社保卡激活等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客户拓展紧抓一个“广”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注定我们的信贷业务必须要做小做散。客户拓展不开,没有客户群的规模效应,做小就没有生命力。我们只有挖掘优质客户,不断增加存贷款客户数,把面做广,以户补量,才能有规模效应,才能提高同业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这就好比超市里面货架上很多价格低廉的日常用品,利润空间不大,但仍然坚持销售,因为客户经常需要,能够薄利多销,所以利润仍然可观。我们的客户拓展也是一样,单个客户虽然金额小,但是群体量足够大的时候,我们就会形成一个不输于大银行的市场。有了发展起来千家万户强大的客户群体,才能做大做强我们的业务。

业务增面着力一个“勤”字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要增强业务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我们必须始终着力坚持一个“勤”字,勤于走村串户,要把深入基层、走进基层做为一种工作常态,真心走下去,真正沉下去,培养“走出去”的服务理念,走出办公室、走出柜台,主动深入到村、到户、到企业,要把生人联络成熟人,把熟人发展成客户,把普通客户培育成优质客户、忠诚客户。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才能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走村串户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就是这个简单的事我们不仅要重复做,而且要用心做,要与他们交朋友,真正了解客户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彻底改变“坐在办公室等存款、放贷款”的陋习。只有勤于走动,与客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客户的动向,才能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捕捉商机,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风险控制牢把一个“稳”字

银行发展是一场长跑,合规永远是最好的体力。对于我们农商行来讲业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把握风险控制则是生命线。我们在发展信贷业务的时候要严把放贷的风险源头,要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上质量。在发放贷款时要从严遵守操作规程,做到调查实、情况明、手续齐、资料全,不跟风,不盲从,不违规,走好自己的合规经营、健康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农商银行的成长,是我们全体员工共同的修行。只要我们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发展想办法,相信春风总能化雨,聚沙终能成塔,我们一定能够迎来农商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宁农商银行 皮育生 何春艳 李飞艳

责任编辑:张洋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