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动态
腾讯联合三方入股,万达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底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月29日,根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公告,腾讯控股(以下简称“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据《财新》从接近京东的人士处了解,其中,腾讯出资100亿元,持股比例为4.12%;苏宁和融创中国分别投资95亿元,持股比例3.91%;京东投资50亿元,持股比例2.06%。

公告称,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业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一至两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今后不再开发房地产,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各方将推动万达商管集团尽快上市。

经历过坎坷的2017年,万达好像又重新回到了王健林可控的轨道上,2016年从香港市场退市的万达商业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为重新回归A股做准备。

根据《财经》杂志此前的报道,万达商业在退市时曾签署过一份对赌协议,若在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在A股上市,万达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2%和10%的利息。根据当时万达开出的每股52.8港元(约合42.77元人民币)的价码,交易作价达344.5亿港元(约合279亿元人民币)。

但对房地产公司来讲,A股IPO一直是件困难的事情。为此,万达曾在去年大举剥离重资产,最为知名的一笔交易就是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个酒店项目打包卖给了融创和富力地产,以此弱化“地产”的属性。如今,更名后的万达商管集团则更为明确地表明了不再开发房地产。

不过万达恰巧赶上了IPO审核最难的时期,自去年10月,中国证监会新一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履任后,上市公司的审核工作便一直呈现从严趋势。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里,过审率从去年的平均50%左右下降至16.7%。

王健林对此已经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对策,在2017年年会的时候,他就表示,“万达商业A股退市资金有了可靠方案。”眼下这笔投资或许就是万达的底气所在,即便万达商业未能登陆A股,回购股份的资金也已有了着落。

这次与万达“共进退”的几方合作伙伴都算得上万达的老朋友了,去年12月,万达与苏宁云商以及融创都签署了合作框架,万达广场还是京东的实体零售“京东之家”的合作伙伴,而同腾讯的合作则是在2014年万达做电商“飞凡”时期

京东之家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店

据万达电商第一任CEO龚义涛透露,他在任期间,万达电商也曾同阿里巴巴谈过合作,但最终没有成功。这或许与阿里巴巴对数据的控制权较强,不会分享给伙伴有关。

在过去的一年里,王健林似乎想清楚很多事情,其中一项就是万达作为实体商业,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万达电商飞凡是一个集合了包括万达广场在内的许多购物中心的电商平台,相当于利用商场的场景同千万消费者建立联系,以此获取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和商家的大数据。这一想法一旦实现将有助于万达其他业务的展开,但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周刊》分析称,“这相当于把别人的数据归为己有,既霸道又不符合互联网‘互联’‘共享’的特征。”上述人士称,他认为这也是万达电商一直做不起来的原因,“不会有人愿意跟你合作。”

此次交易公布后,京东相关人士表示,几方的合作将不仅仅限于投资,腾讯、京东、万达是“无界零售下知人、知货、知场的完美组合”,三方将共同用智能化技术为线下零售重构成本、效率和体验,共创价值,形成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界零售联盟。

王健林自己在年会上也反思了万达电商总想做大的问题,或许这一次,加入新零售联盟的万达会变得不一样。

编辑:吕叶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