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陈波 冯世民 刘波 杨彬)“是什么力量让我们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6月4日,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白云村村支书记放下锄头一边擦汗一边说,“是农商银行工作组撸起袖子,一个“干”字担日月,一个“实”字写春秋。“
为让全村35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城步农商银行进驻白云村后,通过前期调研,确定走好“驻村帮扶、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的精准扶贫路径。今年初,该行列出清单、注重效果出资4万元并发放信贷扶贫资金100余万元,支持白云村发展集体经济、种养产业、危房改造、基础建设等项目建设,同时瞄准贫困人口,改变传统的给钱给物、打卡到户帮扶方式,明确对35户贫困户精准扶持,给予了3至5万元小额信贷,推行“合作社+农户”、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在该村大力发展养牛、养鸡、油茶林、苗香梨基地,建立“1+2”帮扶机制,定期走访、跟踪种养情况,加强技术、销售指导。许多像3组贫困户王运利、5组贫困户杨进福等以土地流转、小额信贷入股参与种养合作社,现在,我们家里的人均纯收入已经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6800元,走进白云村委会,村支书记给笔者介绍了脱贫情况,照这样下去,2017年我们预脱贫没问题。
该行工作组还制定了《白云村种养以奖代补奖励办法》,鼓励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联结机制,确保贫困农户长期稳定增收,与贫困农户签订三方委托合同,最大限度照顾贫困户利益,围绕“二养二种”基地助推种养产业发展。目前该村现已发展养牛120头、养鸡6000只、种植油茶林300亩、生态林400亩、苗香梨300亩等,吸纳贫困户入社,“两养两种”项目每年可为每户直接增加收入12000元以上,目前,全村30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得到扶持,人均创收6000元。工作组、协会组织还多管齐下挖穷根,村里贫困户老王因慢性病致贫多年,住在四面透风的房屋,又没有经济来源,脱贫愿望十分强烈,针对实际情况,在驻村帮扶的极力帮助下,帮助他们进行危房改造和发展家庭种养业,半个月就申请到5万脱贫贷款和危房改造资金,发展产业、建房子,他放下手中正在修建房子的砖头,擦了擦汗告诉笔者。工作组给了我很多帮助,咱不能只能等着要,最终还是要咱自己撸起袖子干起来。预计到年底,全村35户145人能全部摘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