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
山区小村农家院里来了“调查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钱书忠 姚红)早春的隆回县,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农民已开始准备农资,迎接春耕。3月8日一早,农行隆回县支行“‘三农’服务调查组”来到山界回族朝阳村农民钱跃民家里开展春耕资金需求调查。

  该行个人金融部经理、调查组长曾彦文带领调查组成员脱下皮鞋换上拖鞋,径直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见此情景,钱跃民也脱下布鞋来到客厅。接过农民端上的热茶,递给农民一支烟,农民不再拘谨了。曾彦文招呼外屋的农民都进来,一起唠叨唠叨。

  调查从一问一答中开始。农民们告诉调查组,这个村旱田多,水田少,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是百合、生姜、大蒜、辣椒。全村8成劳动力在外打工,而且多数是技术工,收入可观,去年工钱上涨,人均收入从上年的3万元增加到4.5万多元。农民黄付民常年带领20多人的施工队外出搞建筑,家里的5亩地交给老婆一个人耕种,靠打工在县城买了房。他说,去年工钱翻了一番,挣钱的信心更足了。说话时,他接到建筑单位负责人的电话,要他3月10日带人到隆回县城,准备开工。

  80岁高龄的老党员钱光庶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向调查组介绍了村里近10年来发生的变化,让他感触最深的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各村民小组都通修通了水泥路。过去,每到春天,村里的路是“水和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行走在水泥路上,一身干净清爽。

  58岁的村民钱书汉,身强体壮,满面红光,从外表看上去不足50岁的年龄。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外面打工,自己和老伴种了8亩地,今年全部种植了百合。问他百合产量、收入如何,为何不种粮食时,他说种水稻化肥用量大,抽水灌农田成本高,还需要雇工,化肥和雇工价格都在涨,只好种百合省事。钱书汉告诉调查组,去年他向农行申请了3万元农户小额贷款用于购买百合种子、化肥,贷款将于本月底到期,他想在贷款到期之前先把贷款还清,再向农行多申请点贷款,扩大百合种植规模,问调查组能否给他增加贷款额度。

  农民们还对调查组说,农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部分农民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现在搞农业生产几千上万元的投入,基本上不用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有少部分农民办起家庭农场,从事特种种植或养殖项目,资金需求大得惊人。对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民家庭来说,拿不出大笔资金来搞投资,基本上要靠贷款发展生产经营。农行确定的农户小额贷款最高限额5万元,对小打小闹搞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足足有余,但对于经营规模大的种植、养殖农户来说却是杯水车薪。而大额贷款需要抵押物,农民赖以生存的房屋和承包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性质,按照现有的政策规定不能用作抵押,农民没有实物抵押,很难从银行借到大额贷款。农民希望农行加大对规模种植、养殖大户的贷款支持力度,适当提高农业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农民还盼望农行延长农业贷款期限,优惠贷款利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经营负担。

  调查组与农民从一问一答,到互问互答,再到三三两两讨论,气氛越来越热烈。从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到引进新技术、扩大种养业规模,农民开始说情况、说现象、说希望,向调查组求答案。调查活动变成了村里的“三农”研讨会。曾彦文向农民们详细解释了农户小额贷款同创业贷款的区别、面向“三农”的金融政策、申请农户小额贷款和创业贷款应具备的条件、利率优惠条件等等,陪同参加调查的客户经理还向农民们详细讲解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电话的功能特点以及假币识别常识、反洗钱应注意事项等风险防范措施。

  时针不知不觉已指向下午6时,天慢慢黑了下来,农民们纷纷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调查组,说今后想扩大生产需要贷款时就给他们打电话,企盼农行继续给予贷款支持。村支部书记黄竹成被调查组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他深有感触地说:“农行调查组服务为民,同农民心连心、心贴心,农民也向调查组掏心窝,这种深入基层的工作方式值得农村基层干部好好学习、借鉴。”

   

作者:钱书忠 姚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