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钱书忠 姚红)一株株油茶、一行行药用牡丹、一棵棵猕猴桃排列整整齐齐,在春日暖阳的照射下映出耀眼的光芒。在眼前这座青山上,全部栽种了油茶、药用牡丹、猕猴桃、百合、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好一座“绿色银行”的场景。这是文爱华创办的隆回县瑞源牡丹发展有限公司全貌。目前,该公司林下经济已实现年纯收入100余万元。而成功的背后,是农行隆回县支行对他一如既往的支持。
现年50多岁的文爱华是隆回县周旺镇偏僻山区农村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多年来,他一直渴望通过劳动发家致富,先后办过养鸡场、苗圃场、搞过运输、开店经商,但最终以微利或失败而离场。
2009年,隆回县委、县政府为确保林地生态效益,深度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做活大地增绿、林农增收、政府增税、社会增效这篇文章,破解山绿与民富难题,解决大山要绿“被子”,农民要“票子”的矛盾,积极鼓励林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隆回县林下经济初具规模,先后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油、林蜂、林果、林菜等8大林下经济产业20万亩,林业产值突破15亿元。
文爱华从政府渠道获悉发展林下经济是个赚钱的好项目,便开始从事油茶、药用牡丹、猕猴桃、百合等项目,从刚开始的小打小闹到2011年成立隆回县瑞源牡丹发展有限公司,再到2013年投入200万元建起1500多亩林下经济带及购买相关配套设备。他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药材,在林地内套种油茶、百合;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的特点,以林地废弃枝条为部分营养来源,在郁闭的林下种植羊肚菌、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山羊等,有效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资源,发展养殖业,形成动物食草、粪便、落叶还林的生态循环食物链;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耐荫蔬菜、花卉种植。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丰厚的回报,2015年,他发展的林下经济已实现年利润超过百万元。
成功的背后是创业初期的艰辛,和所有创业农民一样,资金紧缺一直是文爱华创业路上的最大难题。幸运的是,从他创业起步开始,每个时期都能看到农行与他相伴的影子。
在创业之初,文爱华找到农行,提交了贷款申请。农行经过前期详细调查了解,认为他人品好、信用良好、管理有序、经营有方,且符合贷款条件,便给他办理了5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随后每当他扩大生产,购苗木、买肥料、增加发展项目遇到资金困难时,农行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及时给予他信贷支持,解决他的后顾之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行对他的信贷支持由2009年的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万元。
如今,文爱华和他的隆回县瑞源牡丹发展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农行的“主办行”客户,农行为其提供贷款融资、资金结算、电子银行、理财规划、金融咨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促使他在创业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利。尝到创业甜头的文爱华面对来他公司了解发展情况的农行客户经理总是动情地说:“没有农行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今后我将和农行‘不离不弃’,终生相依相伴。”文爱华发自内心的感慨,充满了对农行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