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本报综合报道)6月2日下午,央行宣布推出大额存单产品,并制定《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从即日起施行。
大额存单全称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简而言之,就是银行发行的金额较大的存款产品。投资人包括个人及非金融机构,认购起点分别为30万元及1000万元。
从宏观角度来看,大额存单的推出,其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被市场解读为“利率市场化的过渡产品”,“只差临门一脚”。
伴随着早前两次降息,当前中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已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而在此上限之下,当前各大行分层次定价的局面已经实现。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向凤凰财经表示,大额存单的推出,有利于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同时,也能培养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帮助实现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专家认为,这样一来,一方面就可以分流现有的30万以上的大额存款,同时这部分存款的利率又是可以由市场来完全定价的。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推动整体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大额存单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定价,反过来可以为“依然受到利率管制”的小额存款,形成可参考的定价的依据——这也为这小额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大额存单的推出,相当于多了一条投资渠道。其优势在于,大额存单安全性几乎与存款无异,且利率较一般存款高,并能在二级市场流通。
,相比于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大额存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有助于将一些资金从表外理财产品吸引回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减少利率管制的不规范行为。
一些银行人士认为,大额存单将部分取代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而曾刚分析称,针对个人,大额存单门槛定在30万元,其实对定存的冲击并不大——现在市场上30万以上的资金,多在买理财产品,很少有定期存款的。如此一来,大额存单可能并不是主要对定存的冲击,而是对理财产品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