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
成功永远在下一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股民:贺宏敏
股龄:18年
股市感悟:品股如品人

   “如果硬要说收益,我只能说我在股市里从无到有。”1992年,贺宏敏拿出2000元钱投入股市。现在,炒股已成为他的职业。
    上世纪90年代,宏敏是市区某公司的职工,“单位职工不能炒股。”于是,贺宏敏将自己的钱放在了朋友的账户里。“记得那时候,交易场所在大祥坪体育馆,所有的人都是排队交易,而我时常让我朋友帮忙交易。”
    起初,在圈内朋友的带领下,贺宏敏在股市里略有盈利。接着,在股市里的操作次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失败”也多了起来,他说:“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违反了自己的纪律。在股市里,心态和观念很重要,首先想到的不应是赚钱,而应是止损。当你只想着赚钱,而没有预测到并做好承受损失的准备时,那往往会亏钱。”贺宏敏说,他以短线操作为主,最惨的一次是自己买的股票封跌停,股票想卖卖不出。
    后来,公司倒闭。贺宏敏也没再去从事其他行业工作,专心研究股市。
    或许是因为股市里不能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骄傲心态,贺宏敏一直“谦虚”地说:“我的成功永远在下一次。”不愿透露具体盈利金额的他,表示自己在股市里“从无到有”。记忆深刻的操作是有的,1999年,贺宏敏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买入海虹控股。之后,该股的表现令他惊讶,“没想到连续好几个涨停,自己真是撞上黑马了。”
     在他眼里,从1996年证券交易制度改革之后,A股市场里就只有“投机”可言。“目前,A股市场仍不成熟。”所以,短线是他热衷的一种操作方式。
     7月5日,在绝大多数人看空A股时,他买入华润锦华,当日涨幅8.28%。第二日,他立马卖出。又一次在短线操作中稳赚。现在,他身边朋友若要进行股票操作,都会来咨询他的意见。
     “品股如品人。”显然,对于股市,他有了另外一番境界。他说:“人不同,股亦不同。但基本的是贪=贫。”

作者:李慧兰 丁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