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
产险保费两重天:中资回暖 外资夹缝生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年底将至,又到了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候。对多数外资产险公司来说,金融危机的寒意仍未散去。面对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中资产险保费整体回升,市场份额仅1%左右的外资产险公司不得不寻求“差异化”路径。

而中资产险公司的日子相比较好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中资产险保费同比增长20%,这种增势有望延续到年底。

外资差异化生存

“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业去开发产险产品,外资产险公司才能找到机会。”达信(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远认为。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外资保险公司保费为23.8916亿元,同比增幅为7%,远小于整个财产险的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外资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占比仅为1.02%,比去年同期的1.15%还下降了0.13个百分点。

仅1%左右的市场份额着实有些尴尬,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不难理解。“外资产险公司和中资的业务结构不一样,主打业务是责任险,尤其是出口责任险,由于出口责任险是向进口方收费的,北美市场的收缩导致这部分收入下降。另外就是货运险,其他险种如工程险占业务比重小。”刘远指出。

“实际上,外资产险公司的三大优势在于管理水平、产品差异、渠道管理。”刘远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资保险公司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有自己的“专攻”方向,产品差异化将使外资险企分到更多的蛋糕。

刘远介绍,最近外资产险公司新开发的产品,如港口、码头的财产责任险,主要看重的是中国港口业的发展潜力。现在世界十大货运码头中有五个是中国港口,而且排名还在上升中。

“此外,随着环保问题成为国内政策和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有外资产险公司在开发跟环境污染责任险有关的产品,虽然目前卖得不多,但这是个很好的尝试。”刘远表示。

“虽然我们尚不能在车险等保费增长较大的领域提供服务,但在所有的大型商业风险领域我们均可以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特殊金融险部沈乐行说。“现在,中国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建厂、承包工程,今年1~9月份,中国承包商签订的海外工程合同金额逾800亿美元,企业在海外的工程确实需要保险保障。”美亚保险北京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像美亚保险推出的“商业犯罪保险”、“银行综合保险”、“并购补偿保险”、“董监事高管责任险”等,这些并不是中资产险公司的主流产品。

上海保监局10月对沪40家跨国保险机构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机构中,有37.5%的跨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下降;77.5%的机构赢利下降,其中20%的机构赢利下降幅度超过了50%,35%的保险机构出现亏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