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
市城信社打造地方品牌支持经济发展获双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讯 2月9日,从市城市信用社传来喜讯:2008年,该社全年存款突破25亿元大关,比年初净增47891万元;实现总收入12926万元,比上年增加3460万元;实现利润2855万元,比上年增盈635万元;上缴国家各项税收近1800万元,人均创税7万元。
    2008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国家实施了前紧后松的货币政策。该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准确把握贷款投向和节奏,重点支持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中小企业遭受冰灾袭击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该社主要领导亲自带领有关人员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雪中送炭,投放信贷资金5000万元。同时,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市两园、两路发放贷款4000万元。2008年全年累计投放贷款15.4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效益。
    随着信贷业务规模的扩大和贷款客户的增多,该社着力强化信贷管理:一是完善审查职能,增设了专职贷款审查岗位,重点对贷款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查,做到审贷分离,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加强贷前调查的监督,建立了贷前调查AB制,双人到场,四只眼睛管事,一人为主,一人为辅,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为降低贷款隐藏风险,该社对到期贷款,强调现金还贷。在转贷审批上,重点控制担保类、设备抵押类和库存商品类贷款,逐步淘汰劣质信贷客户。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劣质客户贷款,严格控制和压缩,全年共压缩和清收“二高一资”类企业和劣质客户贷款100余户,金额1000余万元。使之信贷管理更加规范,贷款结构更加优化,信贷质量更加提高。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信贷集中度和拨备覆盖率两个突出强调的监管指标。该社高度重视,积极整改落实,压缩了超比例最大户贷款400万元。加大拨备力度,贷款呆帐准备金总额全部提足,拨备覆盖率为100%。去年全年核销历史呆帐贷款63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13%,比年初下降1.09%。
    在去年市内各金融机构调整增存思路的环境下,该社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班子成员分网点负责,加强对存款工作的指导。各营业部抓信息,勤沟通,狠抓储源拓展,揽进了一批优质客户,为全市存款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从四月份开始,开展了“迎奥运比贡献存款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社员工揽存的积极性。活动结束,全社共增存款8000万元。在跨市区设立邵东、隆回两个县域营业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新设立了武冈营业部,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年末存款就达到了7000多万元。同时,狠抓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环境的改善。推出机关干部到营业部联系点的跟班制度,突出加强对规范服务的指导督促。继续强化落实“三三零”优质服务工程,全年无一例因服务引起的客户投诉事件,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发展。该社投入100余万元,对结算网络更新改造,完成了信贷管理系统基本功能的开发,成功实现城镇全民医保代收业务的开展,自主开发了征信提醒系统,定时自动收集客户信息并向客户发送短信,使服务更贴近客户。对广场、日恒、邵东几个营业部按新的服务规格重新装修、改造,提升了整体形象,吸引了更多客户前来办理业务。
    该社随着规模、效益的持续增长,忠实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贡献也越来越大。2008年上缴国家各项税收近1800万元,比上年增加近300万元,为市纳税大户,多次被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的光荣称号。冰灾捐款20万元,“5.12”汶川大地震员工捐款7.65万元及党员交纳特殊党费0.96万元,帮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主动为滨湖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帮困解难,为创卫生城市派出三名机关干部到九井湾社区帮助工作并解决经费1万元。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地位逐步提升。“市民银行、地方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的品牌逐步深入市民心中。
作者:贺小毛 陈仲佳 李和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