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监会日前发布的规范投连险销售的通知,自3月15日起,投连险产品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仅限在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2月10日,记者了解到,由于投连险业绩深陷泥潭,早在去年10月,我市银行已停售投连险。
投连险销售门槛提高
根据保监会要求,除了将银保渠道的投连险销售限制在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台销售外,银行销售的投连险新单趸交保费(一次性交费)也不能低于人民币3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投连险“热卖”时,有些保险公司将趸交保费的门槛甚至降至了1万元。银行普通储蓄柜台的柜员与消费者交流时间短,容易对本来并无打算购买保险的普通市民产生误导。新单趸交保费不低于3万元,对部分险企而言,显然提高了销售门槛,也限定了投资人群。
有市民表示,投连险产品设计复杂,银行柜台人员为了推销产品,往往夸大投资收益,对风险提示不到位,甚至有部分销售人员代投资者签名,导致投资者对投连险风险意识不足,投诉时有发生。为此,保监会此次还要求投连险的销售人员要具备销售资格证书,并至少拥有1年寿险销售经验,并无不良记录。投连险销售人员应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专项培训。保险公司要建立对消费者的风险测评制度。
银行投连险早已停售
记者了解到,与股市连接紧密的投连险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没了“人气”。2月9日,多家银行网点表示,早已停售该款产品。在市区红旗路中国建设银行网点的营业员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建设银行就停止了投连险的宣传和销售。一名在建设银行营业网点推广保险的太平洋保险公司业务员表示,现在这个大势不适合购买投连险,市场反映不太好,风险也大,如今,他们推出的是红福宝两全保险。
在红旗路的另几家银行网点,记者同样没有看到任何销售投连险的宣传资料。
相关链接:
投连险即投资连结保险,在传统寿险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功能,是一种既不保底也不封顶,由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共享收益风险的投资型险种。主要特点为:保费分成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两部分,投资账户中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操作。